前段时间,市民杨女士花5400元,给女儿在市区一家篮球兴趣班购买了相应课程。上完第一次课后,杨女士想退费。兴趣班的工作人员告诉她,退费需扣掉总课时费的30%作为“手续费”。
家长:报名后想退费,被告知要扣费
杨女士告诉记者,上个月,她给女儿在市区一家名叫“CFBA篮球学院”的机构报名参加篮球兴趣班。“当时,工作人员说,我当天报名的话,一年的学费优惠后是5400元,他们还会在原本40节课的基础上再赠送40节课。”于是,她花5400元购买了1年的课程,并签订了“训练协议”。
报名后,杨女士的女儿领到了一套训练服,开始上篮球兴趣班。第一次课程结束后,杨女士才发现协议中写着课程结束日期。她算了算,觉得孩子无法在课程到期前上完80节课,便咨询了兴趣班的工作人员。对方告诉她,孩子每次上课消耗2个课时。这样一来,一年的80个课时上40次就结束了。
杨女士认为,这与此前工作人员推销课程时的说法不符,想退费。
2021年12月底,杨女士找到兴趣班工作人员办理退费。对方拿出此前双方签订的协议表示,退费的话需要扣掉总课时30%的费用作为“手续费”。
杨女士给记者看了那份训练协议。协议上写着,杨女士购买的课时包为80课时,对应的课程期限为12个月。在“关于退费”一栏,分别写着因病休学办理退费和因既往病史产生退费的相关约定。在“关于退费”一栏最后,写着“其他原因甲方原则上不接受退费”。
杨女士坦言,听说要扣掉30%的费用才能退费,她感到很意外,也无法理解。因为无法与兴趣班达成一致,她当时没有办理退费。
“CFBA篮球学院”:会继续跟家长协商
1月5日,记者联系到杨女士报名的“CFBA篮球学院”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兴趣班里的课程都是按照课时统计,协议中也是这样标明的。学员报名后,兴趣班会与家长签订协议,并给学员购买意外险。如果杨女士想退费,兴趣班要扣掉30%的费用作为手续费,也就是违约金,然后再进行退费。
这位工作人员说,他们会与杨女士继续沟通,商量是否可以通过转换课程等方式来解决。如果杨女士坚持退费,工作人员会再核实相关情况,并向上级申请,尽力帮杨女士减去一些扣除费用,争取与杨女士协调解决。
消协:退费计算方式不应由经营者单方确定
记者联系到河北通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马迪。马迪表示,市民与商家签订的训练协议可以体现双方意愿,协议内容合法有效,对双方具有约束力。市民支付课程费用后,双方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成立。
对于杨女士想要退费一事,马迪表示,首先,杨女士此前签订的协议具有人身专属性。在杨女士明确表示不再接受服务时,兴趣班无法继续完成服务,即服务合同事实上已不能履行。此时,杨女士可以单方解除合同。其次,虽然协议中写明“甲方原则上不接受退费”,但该条款根据《民法典》第497条规定应属无效格式条款。实践中,对于退费金额,需综合考虑双方合同履行情况及过错程度等因素予以确定。
对此,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,一般来讲,退费计算方式不应由经营者单方确定,应根据双方的违约责任及经营者的实际损失等因素确定。如果市民遇到退费方面的问题,可以向消协反映。
事件进展:双方达成退费协议
昨天下午,记者发稿前了解到,“CFBA篮球学院”的工作人员与杨女士进行了多次沟通,最终商定了退费事宜。“CFBA篮球学院”扣掉了杨女士所交总课时费用的10%,并同意在本月底前将退还的课时费转至杨女士的银行账户中。
来源:沧州晚报 记者 刘冰祎
点分享
点收藏
上一篇:孔卡世界杯(孔卡世界第一年薪)